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alvinleungph

從《飛花》看一些很詭異的填詞

又一個在鮑林格林獨自度過的晚上,回憶往事之時,竟突然想起李克勤的《飛花》。那是一段很詭異的回憶。而窗外也沒有下雪。想起這首歌實在太奇怪了。

《飛花》是由李偲菘作曲、陳少琪作詞,李克勤演唱,收錄在其2001年發行的專輯《飛花》中的同名主打歌曲。(百度,2020)歌詞以雪花借喻一閃即逝的「傻白甜」浪漫異地戀愛回憶,表達一種念念不忘的,很「王菲的孤寂」的「做飯式」單向情感。這斷然是很冷血的結論,畢竟旋律十分洗腦浪漫,編曲也很華麗,亦因其管弦樂編曲,而成為其中一首管弦樂界的「fusion」曲目-strings的cheesy vibrato,加上李克勤喉嚨自帶的homogeneous oscillator,聲波貫穿觀眾身體,有如坐了四分鐘OSIM按摩椅,正中穴位,名副其實的「聽者流淚」。

但如果完全將個人情感抽空出來,就不禁發現歌詞中不少弔詭的地方。最令我注意的,正正是Chorus第一句:

「綿綿頭上飛花 散聚了無牽掛」

記得很久之前看過黃志華的其中一本書,當中有提過,有時候,詞語與詞語之間的旋律不一定要完全符合九聲的走向,也可以製造出「啱音」的感覺。所以,即使「綿」和「頭」都是第四聲,大家都不會覺得十分奇怪。另外,同聲調的詞彙有時候可以不用重複音。所以,很奇妙,明明「飛花」是兩個一聲,但填在"do' la"的旋律上,大家也可以接受。

但真正詭異的來了:如果我們理性思考,「散聚了無牽掛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

「綿綿頭上飛花 散聚了/無牽掛」

「綿綿頭上飛花 散聚/了無牽掛」

「了無」(五聲去四聲,下行的讀音)填上了"do re" (上行的旋律);因此,第一個解釋似乎是正解。但如果只是從文字的角度,第二個解釋似乎比較符合文法,意思亦較明確-雖然「散聚了」這用法,將名詞當動詞用,也很有方文山的風味。但究竟「無牽掛」的,是主角,抑或雪花?

但不得不說,詞人十分懂得營造意境。雖然筆者實在想不出,為何會在凌晨去看「奇幻冰雕亮光」,但第一段描寫凌晨與愛人在零度下的札幌靜望冰雕,又「抱擁於陌生的地方」,令十分崇日的香港聽眾沉溺於這片「純白色的」寧靜之中。冰冷而陌生,卻有熟悉的「你」,「你我抱擁」也帶來了溫暖的觸覺,帶來強烈對比。所以,即使Chorus第一句略帶詭異,大家還是求其大合唱下去了,反正就是飄下飄下,很自在,很雪花的快樂。

在第二段主歌,也有一句值得一提:

「為何流下淚 沉在一碗熱湯」

因為歌詞以日本作故事背景,看到「熱湯」一詞,除了想到一碗碗喝的湯以外,還可能想到日文漢字「熱湯」。就是溫泉的那種「熱湯」。當然,「一碗」令大家明白到應該是在喝湯,但難道你不覺得,凌晨浸熱湯,然後「你說你擔心/若我不在旁/為何還在願望黎明後捉緊曙光/你我有過這個故事/便至死未忘」,成件事更曖昧嗎?


另一點就是,曲中花了整個第一段設定了「凌晨」這時間點,但Chorus又寫「能遇上壯麗落霞」,很陳詠謙:在凌晨如何「遇上壯麗落霞」呢?雖說可以時空穿梭,回憶起旅遊途中的不同點滴,但作者在第二段主歌又寫「為何還在願望黎明後捉緊曙光」,就證明主角還身處凌晨,這樣彈出又彈入,媽,好亂呀。但的確,如不考慮時間順序與邏輯,站在情感的角度,以「落霞」比喻兩人之間「暫借的火花」是很適合的。只不過「暫借的火花」究竟又是甚麼?是向誰借?「你跟我/暫借的火花」究竟是「你跟我向somebody暫借的火花」抑或「你向我暫借的火花」呢?

或者,這首歌本身也是詞人向聽眾「暫借的火花」。「好很想同你瘋狂去日本呀」,「好很想零度又夜又凍,兩丁友凍到攬埋一舊瘋狂睇冰雕,仲要畀啲『綿綿頭上飛花』整濕個頭呀」云云,都滿足了很多現時自己肯做飯,「我真係一啲都唔care,但係暗啞底我超級care,但係我又扮到唔care」的單身人士。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,所有的ff都是日本的。


李克勤 - 飛花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Taj_Hc8ltU


(2020. 9 .27, Bowling Green, OH)





2,392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